2018年没有写小记,现在对全年的状态已经有些恍惚。所以今年还是要写。
- 19年的第一天说,“14年在和食欲、自我怀疑斗争 15-16年在和酒瘾、抑郁、自我否定斗争 17年在和焦虑、无意义感斗争 18年可以说是第一次获得inner peace的一年。” 这个年末最想说,自己是个幸福的人(?今年真的很开心,觉得一切都很好。特别是朋友们,每次见朋友心里可能都在唱歌(?)最大的感概是:二十岁以前都在和精神创伤struggle,时不时会伤害到身边的人,今年发现自己常常能给朋友们带来快乐和安慰,挺开心的。
- 负面影响是过于平和,甚至有点快乐的虚假。时常感到自己把负面的情绪或者是想法刻意地忽略。对细微之处的感受力也下降了。有时候都要对自己说:不要太开心,要思考!
- 香港的事对我影响很大,第一次想离开,中间有些应急创伤的表现,之一是年中对中国的东西有抵触的情绪,看书基本不看国内作者,小说读原文,也不想读国内历史。模模糊糊中在自我认知中突出了自己是南方人,感觉是在不喜欢主流中国叙事和喜欢中国的某些部分的折衷选择,毕竟我们江南人儒学都是黄宗羲顾炎武,还有东南互保。
- 上半年和下半年挺不一样的,上半年又拧巴了,浑浑噩噩的,一边喝了很多酒(可能超过三次喝多了),一边“疯狂跑步”,获得了5km25min以内的成就(这是今年最后一次说了,再也不说了…)马来回来突然心变宽阔了,做了个决定,努力学习,九月很努力地学了雅思,考了7.5(我还挺擅长考试的…)十月弄材料,十一月十二月是算法。一边工作一边学习,时间梭梭过去。下半年着实很忙碌,又要赚钱又要照顾弟弟又要学习还要锻炼/读书/喝酒etc… 忙碌后很难有经历讨论抽象问题和大问题。
- 还是没有对象的一年,连和人建立友情关系都是每年一两个的。但也意识到,多元的关系支撑着我的生活。也想明白,在relationship上有点想settle down,但在生活上还不想settle down。我也不是能换个生活状态就换个对象的人,当然身边也有朋友辗转多年辗转世界各地最后生活上也都settle down的,这……我不奢求。
- 有天说“作为业余读者,我应该既不左派又不女权,自己给自己贴标签是历史社会和类型小说爱好者,平等自由观念的绝对主义者,在文化多样性上是个相对主义者,着迷于历史的细节和复杂性,可以聊抽象建构,可以解构但没推到极端的虚无。即使世界是幻象,这个幻想也足够真实。几乎讨厌所有的“本质”问题,可以快速地对事物下判断,即使是错了也没事,知道错了再调整就可以了。” 这差不多总结了现在的三观,还发现如果硬要套标签,以前我是个政治左,经济右,现在经济光谱逐渐左移。例如,以前我非常支持自由市场,不喜欢任何形式的税收和福利制度。但现在我的观点是:不是经济而是政治经济,经济力量会自然地寻找政治力量的合谋。在这种情况下,只有用理想的好的政治力量去建立保护弱者的制度。(假设制度合理)
- 《一七年小记》里说“去年一月的感受是“最好把所有的输入渠道都‘调教’成可流动的状态,大概的意思是社交上想要认识新朋友,渠道abc有一些备选,也会有些新的人加入;信息上控制信息源,关注的话题肯定有,另外也会时不时出现一些没接触的概念、问题。以此逐渐延伸自己的触角。”过了一年,这个想法依然持续。” 今年还想到沟通和理解的问题,思路有点像17年和朋友谈过的定义“所有对客观存在的评价都是一对客观存在(reality)和观点(viewpoint)的couple,客观存在只有一个,但观点会有我的观点(Vi),个体A的观点(Va),某些个体组成的某个群体的观点(Vgroup),主流的观点(Vmainstream)甚至理论上存在一个全集的观点(Vall)” 我想的是,如果两个人聊起同一个事物,脑内是不同的圆,并集有大有小。比方说性别,生理性别+心理性别都为女性,大家都认同是女性,很容易在并集里。但边缘的case,生理性别女+心理性别男在不同人的定义里更可能不一样。其他事物也是一样的。存在一段时间的领域,都有一些不能躲避的问题或者概念或者其他什么,不管是什么路径,总会遇到的。大多数领域都有经典化的整理过程,新领域就是一片混沌的战场了。既要看到作为结果的经典,也要看到结果之前的可能性。所以学习更多,把触角延伸到更多的领域,还可以增进和别人的交流(? 这也是我为什么越来越少不跟陌生人沟通,任何人的观念是受限于ta的成长经历甚至是其他学科知识,成年人是没法从单一点驳倒的,前置太多了,三观不是个纯思辨问题,是实践相关的。
- 不能适应国内大都市生活了。
- 这不是说我不爱城市了。我对城市的兴趣引导我读了很多书。城市研究 地方史 当代移民。至今也能享受大城市的快乐,每次去上海探亲找朋友玩都很开心。但知道我没有承受其中的代价,会让我有罪恶感。
- 我的三观就是反消费主义的。虽然偶尔在社交上为了做个平和的人,不怎么批判。在我的三观里,所有过度的买买买,占有超出自己需要的物品就是不好的。如果兴趣爱好是昆虫,收集了超多的标本,这是另一回事。这里我自己也没想清楚,或者说,我理想的是尽量把物品作为物品,而不是更看重它背后的符号和一些其他的东西。
- 有些特别开心的事:
- 二月在东湖公园发现特别美的梅花树(初恋梅花树)
- 跑了两次杭州两次上海,交到了两个新朋友!
- 旅行去了十多天广西,十多天马来西亚,短暂去了天台、泉州、广州、福州。
- 夏天的芒果和西瓜很好吃。
- 春天和夏天经常逛园子。
- 寄的杨梅朋友们都很喜欢。
- 隔了多年又从音乐中获得快乐。
- 还干了些乱七八糟的事:(发现自己真是个爱学习的人…但通常玩到80分就懒得挖下去了…
- 冬天练了一段时间瑜伽(上墙倒立!)
- 精酿啤酒的兴趣爱好有80分,基本上所有的品类,市面上能见到的大厂小厂都喝过吧。
- 咖啡就简单喝了下,会做手冲了。
- 是个出门会带跑鞋和茶具的没有条件也要创造条件的年轻人了。
- 做饭比去年好吃了一丢丢。
- 更新了12篇博客,3篇是读书总结,写了两篇认真的书评。(虽然不行,但好像还能写?)
- 看到年初的某个flag。
- 读12本英文书(10/12)
- 读5本德语书(0/5)
- 锻炼150次(151/150)
- 吉他200小时(8/200) 但我有认真听歌😂
- 最多买3个杯子(应该差不多,基本没买)
- 旅行20天(41/20)
- 见10次人类(89/10)
- 不买超过2斤茶叶,3磅咖啡,5瓶酒(这就不算了,起码比以前买的少…)
- 2020年的flag:
- 顺利出行
- 学德语,在21年学三外前好好巩固二外😂 目标是德福4水平,现在估计是B2水平
- 读12本英文书
- 读5本德文书
- 锻炼150次
- 听jazz, funk, soul 努力学习乐理
- 做好计划,拍一组完成度较高的摄影项目
- 应该是学不动乐器的…
comments powered b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