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o_system

对个站的结构进行了一下调整,把jarrywang.de域名绑定在format展示的portfolio上(可能dsn还没更新好),加个blog的外链,blog目前直接使用github pages提供的网址 jarrywangcn.github.io,之后会考虑增加一个二级域名(blog.jarrywang.de 或者 jarrywang.de/blog)

去年年末建站到如今,没频繁更新,没开评论,也不知道浏览量。似乎和写日记没什么差别,只是知道即使很少,也有一些人在看。

最近隐隐有些想法,每个人都有一个输入和输出系统。

去年的感受是,最好把系统的各部分都调整成可流动的状态。从输入看,大致意思是社交上和老朋友保持联结,但渠道a,b,c能提供新朋友的备选;信息上控制信息来源,关注的话题肯定有,另外也会时不时出现一些没接触的概念、问题;旅行的时候知道自己的兴趣点(博物馆,古建筑)但也会尝试没参加过和以前可能不会参加的活动。从输出看,坚持在已经投入了时间和精力的领域继续深入,也会挖一些新的坑,逐渐延伸感知和实践的触角。

前段时间看了dave liang的一席演讲,里面提到说他和音乐有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音乐是海洋,他只要泡在海里就满足了;第二阶段音乐是镜子,想要表达自己,创作属于自己的风格;第三阶段音乐是礼物,自己开心别人也开心。其他领域也是一样的。

有很长一段时间,我的价值观是:创造是最重要的,远远高于消费,因为没有人能替代你去创造。

现在想法有些变化,人的输出(对世界做功)可以分为两个部分:一是创造,二是影响。它们可以是同一件事造成的,比如说写一本书的过程是创造,书出版之后别人阅读它也是做世界做功。

年轻

去年也知道了,参加路客中国

有些人总是谈自己的生活,但谈的不是自己。有些人总是谈论别人,但谈的是自己。有些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