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半部分是每个章节个人认为有趣部分的简单概括,作者行文的思路是,按照时间叙事,把致力于服装业的人和当时日本乃至世界(主要是美国)的社会背景结合起来。后半部分是个人感想。
有图版见豆瓣 https://book.douban.com/review/12078051/
One: A Nation without Style
Kensuke Ishizu 石津谦介(已破产)出生于明治时代的最后一年—1911年,是一位纸张批发商的二儿子。日本明治维新的西化运动使日本人开始接受西式服装。由于害怕左翼思潮,政府在1930s停止推动自由化。二战期间,Ishizu开始在中国天津的亲戚开的百货公司做营销工作,当时天津作为通商口岸,有很多欧洲人,Ishizu更加融入了西式生活。二战结束后,Ishizu回到日本,创办了Van Jacket。当时,日本男性是不能对时装感兴趣的。Ishizu的一大问题是解决关键问题。日本第一期男性服装杂志是《妇人画报》的增刊,《Otoko no Fukushoku》。在初创时期,Ishizu给杂志写了很多稿子,多到他需要起不同的笔名来增加文章的权威性。第五期后,改名为《Men’s Club》。1959年,Van开始发行“Ivy Model’系列,美国常春藤大学学生的穿衣风格。
Two: The Ivy Cult
1950s,日本学生的服装非常单调(包括大学生),只有黑色羊毛的Gakuran。当时的社会环境是,学生只能穿校服,工作才能穿西装,要穿到大学毕业,面试都要穿校服。除此之外的服装都被视为不遵守规则的delinquents(罪犯)。包括被Van的Ivy风格吸引的年轻人,而在美国,Ivy风格是保守精英的代表。当时日本没有厂商可以生产Ivy风格的衣服,一部分是因为不明白具体工艺,一部分是没有实物,信息往往来自于美国时装杂志,比如说GQ刊登的关于Brooks Brothers的文章。为了宣传和普及他们臆想出的Ivy风格,Van的雇员(兼职Men’s Club的作者)写了很多Ivy风格的dos and don’ts,还发明了街拍,拍下银座出没看着像是类似风格的行人,刊登在杂志上。“Ivy Leagues on the Streets”。
1960s随着战后第一波婴儿潮进入大学和经济的复苏,Van取得了巨大的成功。Ivy穿着的年轻人出没在银座引起了社会的不安,甚至警察出动进行了一次清扫活动。
Three: take Ivy to people
由于成功设计了1964年东京奥运会开幕式日本队的服装(白色衬衫白色裤子红色西装外套)和在银座举行了一次成功的演讲,劝说年轻人不要在银座瞎逛,Ishizu改善了Ivy风格在主流社会眼中的形象。在日本放开民间出国游后,Van组织了一个团队去美国拍摄真正的常春藤风格,去了之后发现大多是学生都穿得非常随便,极少符合他们的臆想。但仍旧经过遴选,出版了电影和摄影集《take ivy》,多年后,此书成为常春藤风格男装圣经。
另外,同期Van引进了帆布鞋,取得了巨大的成功。
Four: The Jeans Revolution
本章讲述了牛仔裤如何在日本开始流行,以及日本人偏好柔软的、有使用痕迹的牛仔裤… 一开始商品来源是从美国进口二手牛仔裤。日本本地的厂商生产出新的牛仔裤卖不出去,只能买好多台洗衣机在厂里拼命洗拼命洗… 最大的一家是Big John。社会运动是是马克思主义学生运动和长发嬉皮士。
Five: Cataloging America
由于马克思主义学生运动和越战,1968年的NHK调查,只有31%的日本人选择“我喜欢美国”,相比于1964的49%大幅跌落。
Whole Earth Catalog 是1970s美国激进分子Stewart Brand主编的指导自己来(do it yourself)指南。人要使用工具,学习技能,自己的事情自己做(?)。这股运动推动了户外运动在日本的发展,日本人开始滑雪,野营,变逐渐发展出了重工系服装(????真是意想不到的操作呢…)以及Popeye为代表的city boy风格,因为东京空地少,popeye主推了滑板作为流行城市男孩喜欢的运动。
Popeye还首创了在杂志页面铺满商品图片,每个标注好品牌和价格、商店名称和经销商价格,混合了杂志编辑和广告。
Six: Damn Yankees
我对原宿和里原宿风格完全不感冒… 简单来说是受摇滚乐影响,黑帮和飞车党当时流行的是regent头,souvenir jacket(美军撤军,飞行员让裁缝在飞行夹克上刺日本风格的鸟啊龙啊。),皮夹克。除了银座(ginza)、涩谷、原宿、表参道(omotesando)和竹下通(takeshita)也开了很多服装店,时尚街头…
Seven: Nouveau Riche
1976年,Beams设立了,出来一批美国品牌自选店(authentic foreign goods)。1976-1979,日美汇率从300:1涨到200:1,1977年,政府放开外汇管制,允许旅行者携带3000美元现金出境。日本中年阿姨去法国和意大利买了超多奢侈品。
Ivy以Preppy(学院风)风格复新了,van破产,日本年轻人直接购买Brooks Brothers等美国品牌。
1980s,日本设计师川久保玲(Rei Kawakubo)和山本耀司(Yohji Ymamoto)在巴黎成名,将日本时尚带到了全球舞台,之后还有三宅一生(Issey Miyake)和高田贤三(Kenzo Takada),日本时装界迎来了带有日本气息的欧洲前卫风格。
当时比较有影响力的杂志还有hot dog press。
beams plus 2019-2020 autumn/winter - all you need is ivy Eight: From Harajuku to Everywhere
在摇滚、朋克、新浪潮(new wave)后,hip-hop和DJ成了新的音乐流行趋势。藤原浩(Hiroshi Fujiwara)和長尾智明(Tomoaki Nagao)是当时日本嘻哈界的领军人物。前者创办了A bathing Ape,这应该就是国内所说的街头潮牌(?)。川久保玲类似的设计师服装可以用高价来维持威望,但里原宿风格的基本产品(卫衣、T恤)相对来说不能那么高价,但又需要维持品牌形象,藤原浩他们的解决方案是“make less”。这激起了消费者的狂热,限量版使得年轻人购买衣物为了收集他们而不是简单的穿他们。作者认为,这样的策略影响了美国的很多服装公司的宣传策略,比如说限量版(nike的AJ),比如说联名款。A bathing ape在国际上取得了很大的成功,在美国、亚洲纷纷开店。(但最终被I.T.收购。)长尾智明参与设计优衣库U.T.和adidas originals。另一个牌子UNDERWEAR的高桥盾(Jun Takahashi)设计了nike的时尚运动产品线Gyakusou。(我竟然还知道这个产品线??)
Nine: Vintage and Replica
开始是发现最新的Levis 501没以前的501好穿(这也能发现?),从牛仔裤开始,最后掀起的古着潮流。不停从美国的偏远地区的商店购入大量存货运回日本(Vintage silk road)。研究出不同时期Levis 501的标签,发展出了很多古着黑话。美国人都要问日本人怎么穿牛仔裤。(终于知道小时候听来的牛仔裤不能洗是怎么形成的谣言了…)
1966年的一条mint版本的Levis可以卖到20万日元,高昂的价格使得日本人开始生产复刻版… 但也有人认为太没有原创精神了。YAMANE设计了Evisu.(标记也是levis的变形),特征是海鸥标记和后代很花的刺绣。(终于知道初中时朋友穿的牛仔裤是什么牌子了…)
另外也有人不喜欢大家追逐名牌,而背离了牛仔裤耐用好穿的本质,创建了毫无修饰的Kapital和Tuki.
“ Harada is tired of all the “storytelling” in men’s apparel: “I hate when there is too much emphasis on the ‘story’ in clothing. People should wake up and want to put on my pants because they feel great.”
Ten: Exporting Ametora
优衣库的创始者Tadashi Yanai的父亲是Van的特许经营者,Van倒闭给了他不少启示。1985年,他在广岛开了一家买基础款的大型自选商店Unique Clothing Warehouse,缩写就是Uniqlo。
还讲了当今欧美时尚如果想设计ivy和trad(traditional)风格的衣服,会参考学习日本资料。作者认为Thom Browne就是例子之一。
书中有两则好笑的小事。当van公司的人去美国拍电影,问耶鲁学生“你穿短裤是因为它们很流行吗?”答“我从来没想过这个,只是我洗完后它们缩水了。”
当一位沉迷于重工系产品的日本人去阿拉斯加旅行“我从头到脚穿着美国遗产品牌,1955年的李维斯,二战时期的风格,你能找到的最稀有的紅翼鞋。但没有一个人在乎。”
这不是说西方人都不太会穿,但日本人是格外在乎穿吧,还有极度的恋物癖。Popeye的作者在后来甚至说后悔给供稿“Popeye扳动了日本物质主义泡沫的扳机。”
我理解那么年轻人通过服装作为自我表达的方式,个人观察,目前已经和难有整个社会影响的服装潮流了,大家都能在各自细分的风格中遨游。护肤品和化妆品取代了服装成为社交话题。
在东南亚背包旅行时遇到很多欧美背包客,大家就T恤衬衫牛仔裤卡其裤,自由自在,也没谁看不起谁。下水男的就穿条短裤女的就比基尼甚至裸泳,对身体放松的态度我还挺羡慕的。
不过我想,不管是音乐风格、服饰风格、数码装备、茶叶咖啡,每个时代每个人都能找到最适合自己的的恋物癖。。六十年代,就有专栏作家批评,年轻人买东西不是为了新的体验,买CD机为了听爵士乐,买西装为了追女孩,买登山包为了徒步。他们只是迷恋物品本身。
我对物质的祛魅是看到那么多用徕卡的人拍出的照片非常丑… 相对于花钱买相机,把更多的预算给旅行,去更多的地方,花费更多的时间拍照。 Buy experience, not things.
在某些方面挺欣赏日本人,日料、日系服装、日本设计(审美上的民艺运动)都是近代才发展出来的产物,他们吸收欧美元素,通过整合加入日本元素,形成了具有全球影响力的日本风格。
记得曾经看到过,有人问村上春树,为什么他的小说中有这么多的西方品牌。村上说“因为在我看来可口可乐就是可口可乐,而不是某种碳酸饮料。”(绝对不是原话)。
Comme des Garçons Homme的设计师Junya Watanabe说“西方服饰是我们的日常服装,我不认为这有什么不同,不管你是日本人还是美国人还是欧洲人。”
用平和的态度接受外来文化,汲取养分,勇敢挪用。
作为一个不怎么穿着打扮的人,读这本书的快乐在于经常会有种“哦哦哦哦”的感觉。
疯投圈最新一期《新消费品牌崛起大时代》里把消费品分为三类。
第一类是靠领先的产品,比如说苹果、戴森。
第二类是靠性价比,比如说小米、优衣库。
第三类是靠用户体验和品牌形象,比如说星巴克、耐克。
第一类和第三类的差别是如果苹果有年的产品不好,销售量就会很差。星巴克或者耐克出难喝的饮料或者不受欢迎的鞋,企业还是会生存下去。
我敬佩有创造力的设计师,它们设计出新的好的产品,理应获得高溢价。T恤一开始大家以为只能当内衣穿,不能穿在外面。一开始人们对紧身瑜伽服感到羞耻,Lululemon做到了让大家在瑜伽教室外穿瑜伽服。
其他公司再把产品普及推广给大众。所以我个人是最喜欢第二类品牌的,适当的价格,优质的产品,咖啡工具界的Hario,服装界的优衣库。没有帆布鞋、没有卡其裤、没有T恤,我会在穿什么上烦恼很多。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