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在读约翰·缪尔的《墨西哥湾千里徒步行》,约翰在1986年从印第安纳州的印第安纳波利斯走到佛罗里达州,最终到达墨西哥湾之后去了古巴。非常薄的小书,写法有些像航海日志,“九月二十一日。绚丽的森林!许多小溪穿流于道路间。我上午经过的布莱尔斯威尔似乎是个不规则而且没有什么重要性的小村落。但这村落被一串山丘包围,倒是显得气象宏伟。晚上被一位热诚的农夫招待留宿,他的妻子虽然外表敏捷整齐,但抽烟成癖。九月二十二日……” 偶尔几天有事发生才多写点。
还在追YouTube上的Kraig Adams,美国独立摄影师,他在youtube上更新视频有几年了,但获得很多关注是近期发布的独自登山独步的视频,包括香港的麦理浩径(60milse),尼泊尔的Mardi Himal Trail(25miles),爱尔兰的Hornstrandir(60miles),勃朗峰(120miles)。一开始质疑hiking alone?后来发现人家不仅带了sony a3还带了无人机,相机拍完爬上去的片段再回来取相机。几乎没有对话,优美但没有存在感的背景音乐,除了景色外,还拍了不少搭帐篷,铺睡袋,吃方便面,喝速溶咖啡,脱鞋子过河,晒袜子的片段。(第一次看到速溶咖啡的时候,我的内心“这也要拍”哈哈哈哈)但没有任何孤独的感觉,就是简单,平静,自在。
比起《活山》(不是说此书不好,很多朋友都很推荐)更能接受约翰·缪尔和Kraig Adams的作品的原因是个人差异(废话)。没有那么多观察,那么多感受,especially no spoken words.
从去年秋天开始,差不多一周去山里徒步一次。能不走回头路就不走回头路,尽量走环线,保持均速,直上直下,偶尔停下来喝口水。上山时还会注意些风景,偶尔停下来拍拍照,下山时带着帽子路况好一溜小跑下来。日常喜欢10km左右 600m海拔上下的路线。 行走有没有意义和跑步有没有意义和人生有没有意义都不是好问题。有没有意义也无所谓,应该说是我需要行走消耗精力保持平静。爬山时,只背个轻便的帆布双肩包,放一瓶水,脖子上挂个相机,牛仔裤休闲裤都可以,随便穿一双运动鞋。就是一种需要很少的感觉。需要的的确很少。
补充说说旅行文学,旅行文学是一种没有明确边界的概念。近些年最喜欢的游记是Robert Fortune的《两访中国茶乡》,但Robert进行其中的旅行时并非出于旅行的目的,而是作为植物猎人在中国寻找可移植到印度的茶树品种。契诃夫的《萨哈林旅行记》叫做旅行记,但更像是人类学社会学调查报告。
之前在豆瓣上看到用户黎戈说:
游记其实是一种蛮难写的文体,很容易写成手帐体和旅游指南。好看的印象中有这么几种:一,小说家写的,村上春树、梨木香步、西西、陈丹燕等等,小说家的情节构造训练做得多,能把普通人情景色写出故事感,有的写着写着就开始飘飞在想象中了,这个和现实的偏差其实恰是有趣的部分,可以读出作者的脑力和人心;二,摄影师写的,星野道夫、藤原新也,他们有视觉敏感度和人文解读力;三,建筑师写的,伊东丰雄、安藤忠雄等等,他们的空间理解力好。”
读过村上,星野道夫,安藤忠雄,只有村上的觉得可以。个人意见是,有些人适合用文字表达,有些人适合用图像表达,不要对摄影师的文字有太多期望😂 但我很喜欢和小说家还有摄影师聊天,真的是享受。
就我个人而言,旅行前除却工具性的目的,不太会看任何当代的游记(这里需要指出我对取不同的地方过同样生活方式的旅行的偏见),更偏好于十几年前甚至历史上行者的游记,或者是相关的社会历史研究著作。也没有专门去读旅行文学,推荐几本喜欢的。村上春树的游记写的不错,最喜欢写希腊和意大利的《远方的鼓声》,艾芜写西南山区到缅甸的《南行记》,舒国治的《门外汉的京都》,劳伦斯写意大利的《Twilight in Italy》,傅真写东南亚的《泛若不系之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