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喜欢播客《普通读者》介绍的伍尔夫定义的普通读者的概念, “不同于批评家和学者,他受教育程度较低,也没有过人的天资。他读书是为了消遣,而不是为了传授知识或纠正他人的看法。” 拿来做标题.
二零二一年共读了110+本书, 大头是漫画(33)、推理/科幻小说(26)、文学(18), 抛去这些, 零散地读了几本历史和自然写作.
沉迷观鸟的朋友推荐, 被连续安利了两年也没入坑的我被这本书深深吸引. 如同作者在引言中所说“我们无法从其他任何角度来理解对每种动物而言‘有意义的世界’, 除非是通过它们自身的角度…… ‘周遭世界’具有多样性, 所有生物都凭借各自的‘周遭世界’以独特的方式感知着这个世界, 我们钥匙无法接受这一点, 那么到头来, 就会不可避免地用单一等级来给所有事物排位, 而这种等级, 是以人类自身的标准来衡量的.” 海鸟的感官世界自然迥异于人类, 但即使同为人类, 我们也时常不能理解他人所处的境况, 除非我们去了解他们看到的世界是怎么样的, 他们日常关心的问题是什么. 如果我们总是以自身所处的小团体的价值观作为单一的评价标准去判断他人的价值, 就容易陷入攀比、虚荣、焦虑的情绪. 意识并且尊重世界和人类的多样性, 保持开放性在不同尺度上都具有意义.
这本书是鳗鱼相关的科普和与父亲共处的鳗鱼回忆构造了人类与自然的entanglement(纠缠), 反思人类所在意的哲学问题(这个部分我不是很喜欢), 过去常见的自然科普读书通常只能看到自然和动物在那里, 作者是隐形的, 如今英国有一类作家非常喜欢把自然和私人史/回忆写在一起. 挺喜欢这种写法, 许多人喜欢大自然多是因为能从自然中获得慰藉. 欧洲鳗鱼出生在大西洋西北部的马尾藻海, 刚出生时是透明的柳叶鳗(形如柳叶), 到达欧洲海岸是成长为玻璃鳗, 之后会在陆地的淡水中度过他们的成年期. “别无选择时, 它们甚至可以游走在陆地上, 游过湿润的灌木丛和草地, 坚持若干小时, 直到抵达新的水域.” 当它们长途跋涉后找到他们喜欢的水域, 就会待在那里, “年复一年, 通常只在一个半径几百米的范围内活动”, 鳗鱼可以活到80到100岁, 但通常在15岁到30岁之间, 当它们决定繁殖时, 他们会开始回到出生的马尾藻海. 在旅途中, 他们的生殖器官会发育, “消化系统完全停止了运转, 胃被溶解到了, 它们所需的能量都从脂肪储备中获得, 体内满是鱼卵或鱼精.” 他们每天都要游进50公里, 旅行时间通常在半年左右, 当它们会到马尾藻海, 鱼卵在海藻下受精, 鳗鱼便死去了. 更神秘的是, 在很长一段时间, 从来没有人见过一条鳗鱼让另一条鳗鱼的卵受精, 也没有人成功地在人工养殖的环境下让鳗鱼繁殖, 直到1973年, 北海道大学的日本科学家才成功的让日本鳗鱼人工受精. 吃了不少鳗鱼饭的我从来没想过鳗鱼是那么有意思的生物.
本科学德语时就听过洪堡兄弟, 柏林洪堡大学因洪堡兄弟命名, 柏林洪堡基金会以弟弟亚历山大·冯·洪堡为名, 而书里告诉我“墨西哥的洪堡山脉(Sierra Humboldt)和委内瑞拉的洪堡峰(Pico Humboldt),阿根廷的一座城镇、巴西的一条河流、厄瓜多尔的一股间歇泉、哥伦比亚的一处海湾——都以洪堡命名。” 出生于十八世纪的洪堡曾于南美洲、美国、中亚进行探险, 在探险过程中形成了他整体的自然观, “洪堡站在钦博拉索山巅,满身疲惫地注视着眼前的景象。这里的植被分布带依次层叠:山谷里有棕榈树林和潮湿竹林,色彩鲜艳的兰花攀附在树干上。再往上,洪堡看到针叶树、橡树、赤杨以及成丛的小檗灌木,与他在欧洲森林里见到的十分相似;然后是高山植物,与他在瑞士山中采集的一样;另外还有地衣——这让他想起从极地和芬兰极北端的拉普兰区带回的样本。从未有人用这样的方式看待过植物的分布:不再局限于分类学的狭窄范畴,而是根据所在区域和气候,把它们分成不同的类型。洪堡将自然看作一种覆盖全球的力量,各大陆都有相对应的气候带。这种视角在当时相当独特,但今天仍然影响着我们对于生态系统的理解。” 亚历山大·冯·洪堡给予我们关于自然的观念, 他开创了地理的许多重要概念, 从等温线、等压线、洋流、植被的水平与垂直分布、气候带分布、大陆性与海洋性气候. 洪堡占据了整个中学地理…
洪堡并非是严肃的科学家, 他是路子很野的科学家. 早在童年时期,他就以言语刻薄出名,一位家庭友人唤他为“坏心肠的小鬼”。22岁时获得矿井监察员的职位, 既为自己击败不少年长的竞争对手感到尴尬, 又忍不住给朋友和家人写长信炫耀. 有一次,他从伦敦订购了一台新式脱粒机,马上兴奋地告诉朋友:“我每天都翘首以待。”时而又像个孩子一样失望地抱怨:“怎么还没收到我的脱粒机?”最后,他雀跃地欢呼:“它终于运抵纽约啦!”
今年读了三本爬山有关的书, 看了一部纪录片. 虽然爬山已经算是比较小众的爱好, 但也各有各的喜好. 有些人爬山是喜欢山上的一草一木一花一叶, 可以置身于同样的山无数次, 每次都能发现不同的乐趣. 他们不在乎山有多高, 有多险, 甚至不够壮美. 有些人爬山是为了挑战自我, 享受向上攀登对体能的挑战, 总想着去攀登更高更难的山, 雪山、高海拔、危险更能释放他们的肾上腺激素. 《活山》和《在雪山和雪山之间》的作者是前面一类人, 《活山》的作者Nan Shepherd一生都住在苏格兰阿伯丁, 整本书写的都是附近的Cairn Gorm山区, Nan探访了无数次, 她可以给Cairn Gorm的山、水、霜、空气、植物、鸟兽昆虫各写一章颂歌. 有意思的是Nan写“我们对事物的热情与自身生理特性的相关程度, 要远远大于我们承认的程度. 近视的人对山的热爱绝对不及那些远视眼. 我爱山, 那是因为我的身体在高山的稀薄空气里表现最好, 这种轻快的感觉被传递到大脑, 让我感到神清气爽. ” 我22岁前出去玩从来都是城市游的, 转变成现在去哪里玩, 先查查附近有什么不错的徒步路线, 想想也是挺奇妙的. 按Nan的思路想, 可能是从小体能就不错, 本来就喜欢跑步这类靠腿脚的有氧运动, 爬山比跑步更有趣, 仗着体力好, 看到还不错的山就自己去了, 二零二零年在国内爬的太开心了. 另外, 的确也不近视… 《在雪山和雪山之间》的作者乔阳也是女性, 她在云南的梅里雪山和白马雪山生活多年, 最喜爱的应该是山里的植物. 云南的高原植被们真的太可爱了! 苏格兰高地这可比不了! 附上友邻子文东整理的第二章的植物对照表. 《给被植物报菜名搞晕了的读者 - 第二章相关植物对照表》
《进入空气稀薄地带》和《14 Peaks》是第二类人的故事. 我也属于第一类人, 所以对于“征服高山”的故事兴趣缺缺, 珠峰希拉里台阶堵塞和商业登山公司的报道更加深了我对此的负面印象. 《进入空气稀薄地带》写的是1996年攀登珠峰的一次山难, 19位攀登者去世了12人. 就像前面《海鸟的哭泣》里所说的, 你无法去要求别人认为什么是有意义的, 什么是没有意义的. 有些人就是对爬上珠峰有执念, 攀登珠峰需要支付给商业登山公司6.5万美元, “来自美国的邮政工人汉森身材瘦长结实,不善言谈,饱经风霜的脸让人想起放了气的足球。他为了支付这次旅程的费用,他没日没夜地干,白天在建筑工地干活,晚上加夜班”. 某种意义上“他们也付出了自己的代价”, 心理分析部分还有山难发生时不同人的行动和反应特别精彩. 《14 Peaks》是成功者的故事, Nimsdai Purja是尼泊尔人, 他还有另外的夏巴人组成登山队在六个月零六天中完成了攀登地球上所有超过8000m海拔的山峰. 对珠峰登山史感兴趣的朋友或多或少都听过“夏巴人”, 大多数商业登山公司都是西方人发起, 但会雇佣夏巴人和藏族人, 他们负责所有后勤, 包括背行李(含氧气罐), 开道, 做饭, 搭帐篷, 好让付了钱的登山者可以轻装上阵. 高昂的登山费用只有极少数会支付给夏巴人, 夏尔巴人每年赚取的也仅6000~7000美金. The world should give more respect and credits to Nepali mountaineers.
今年最喜欢的非虚构作品, 背景是二战期间乌克兰到德国的强制劳工, 以前只有读到过零星几句与此相关的文字, 强制劳工通常是犹太人的注脚. 第一部分娜塔莎·沃丁一路像侦探一下挖出母亲令人惊叹的家族史, 第二部分写母亲的姐姐莉迪娅的故事, 最后两章终于回到母亲从出生到自杀, 整个家族经历了苏联的大清洗大刘芳, 纳粹德国的强制劳役和战后德国对乌克兰移民的恶意. 故事难以置信, 却又如此的真实. 联想到这段时间巴以冲突, 犹太大屠杀的政治资本对以色列如今的国际地位起到了多少的作用, 而以色列却对巴勒斯坦人民实行种族歧视, 人类历史和当下现状的残酷性令人无言.
读史时总会遇到某些历史事件, 会忍不住问“How could this happen?” 卢旺达大屠杀就是其中之一, 1994年, 卢旺达胡图族对图西族展开屠杀, 100天内有至少80万人遇害. 我没有深入了解过此次事件, 书里最令我震惊的是, 在事件发生的当时, 国际组织介入在边境乌干达建立难民营, 但难民营里更多的是施害者胡图族而不是图西族(How could this happen?). 国际社会既承认种族大屠杀发生了, 但有不大情愿帮助突袭人, 可能是因为不想承认一开始无所作为是错误的, 又似乎不明白需要有人付出代价. 卢旺达大屠杀既是因为当地本身的民族冲突, 又是因为国际社会的无所作为.
1994年后, 联合国也不让卢旺达自己处理犯罪审判(How could this happen?), “有一天,我去司法部看望杰拉德·加希玛。“审判进行得怎么样?”我问他,他摇摇头。几个月来,政府各部的部长们周游全国各地,从一所监狱到另一所监狱,分发种族灭绝法的副本,并解释说,绝大多数囚犯如果愿意认罪,可以给他们减刑。但囚犯们拒绝主动认罪。“这是故意捣乱,”加希玛说,“他们的领导人给他们洗脑了。他们还指望能坚持说这个国家没发生种族灭绝,而事实真相是种族灭绝仍在继续。”1997年12月中旬,美国国务卿马德琳·奥尔布赖特在亚的斯亚贝巴向非洲统一组织发表了一次演说,她说:“我们,国际社会,应该更积极地介入1994年卢旺达暴行的早期阶段,并且承认那些暴行实际上就是种族灭绝。”奥尔布赖特在非洲之行期间将对卢旺达进行短暂访问,同时她还谴责了动用人道主义援助去“维持武装营地或支持种族灭绝凶手”的行为。
好在, 三十年后的卢旺达, 从2003年到新冠疫情爆发前, 每年经济增长率超过7%, 2017年被世界经济论坛被评为世界最安全国家及目的地第九名. 在马蜂窝和豆瓣日记上找到的华人旅行游记体验也不错.
情节很像《坏血》, 讲很多仿制药厂商(主要是印度,因为印度最多)在制药过程中有很多违规操作, 质量也很差, 但美国药监局因为各种原因, 有点纵容这些公司的行为(贪污腐败勾结官僚主义), 以及这些制药公司给美国的都算差的里面好些的, 给非洲南美有些国家的完全没有用或者有很多不良症状, 又想到讲美国阿片类药物上瘾的《Dopesick》, 感觉美国经常出这种事情, 药物和食品安全管理特别严格, 民众们对健康也特别上心, 却又经常出这类大丑闻, 但转头想想, 也可能是美国能等到真相大白, 著作出版的一天.
这三本书分别是小说, 纪实文学以及学术著作, 放在一起讲因为同是女性议题. 《房思琪的初恋乐园》是基于亲身遭遇写的女性被年长(且为老师)的男性性侵并以“爱”之名长期伤害最终导致受害者罹患精神疾病自杀的故事. 《桶川跟踪狂杀人事件》是女性被男性跟踪、威胁并且最终雇佣杀害, 而原本应该保护人民的国家警察由于自身的厌女倾向未曾采取任何措施, 以及新闻界和社会大众对受害者的荡妇羞辱和无端臆测. 《厌女》是上野千鹤子作为社会学家和女性主义学者对“厌女”这一议题的呈现.
每当有男性说“男女已经很平等了” “为什么要制造性别对立”, 我只想问“上面所说的一切是不是真实发生以及预期会再次发生的” 而性别反转后, 同样的事情发生的概率是不是更小? 我们什么时候听说过一个男性因为一个女性的才华而爱上她? 男作家只会把女性和与女性的爱情作为灵感的来源, 女性是被物化成灵感的来源, 是为了和同性的男作家竞争. 什么时候听说过“荡夫羞辱”? 男的性生活活跃就是“兄弟牛逼”, 女的就是欲求不满.
十月去土耳其的旅游读物, 《伊斯坦布尔》是帕慕克写给自己青春和故乡的情书, 挺能理解为何此书或者帕慕克能被各国读者接受, 大家心里都有浪漫化的回不去的故乡, 是怀旧的寄托. 帕慕克书写的“呼愁”是将他对家庭和社会阶层反叛的苦闷揉进队城市的解读, 并没有更多跟更广大的土耳其联结的部分.《名誉》的内核是有些老生常谈的现代vs传统, 无神论vs宗教, 男性vs女性的冲突. 讲述土耳其出生的两个双胞胎, 姐姐随丈夫移民伦敦, 妹妹留在故乡独居成为助产士和医生. 当上一辈人在无奈中被迫半接受了居住在“西方”的代价, 最“传统”的思想却回到了伦敦出生的大儿子身上. 前两本书好读是好读的, 但或多或少是被人讲述过无数次的故事. 适合旅途中带着消遣的心情阅读的, 而《无止境的逃离》却如同在心上开了一枪. 故事的大背景是难民问题, 土耳其作为中东难民逃往欧洲最后一道关卡, 有不计其数的难民过路、停留在此地. 在伊斯坦布尔的五天, 听到本地人抱怨Taksim广场如今多是难民, 治安不好, 伊斯坦布尔人都搬出来了. 在周边吃饭喝酒时平均每小时碰到包着头巾怀里抱着幼儿的中东女性乞讨. 此书并不是传统的难民叙事, 故事的主角加萨的父亲从事难民运输, 他从小帮父亲干点灵活. 当父亲死亡时, 他接受了父亲的工作. 很难去描述这本书, 像是不断dig deep的电子乐. 内心独白的部分可以媲美陀思妥耶夫斯基的《卡拉马佐夫兄弟》.
或许是历史读的较多, 太着地了, 很长一段时间不喜欢非现实性的、非叙事的、实验性强的文本, 而奥尔加·托卡尔丘克让我重新体会到神话和寓言的美丽. 云游的形式是对当代人信息摄入的戏仿, 无数碎片的信息在脑海中融汇成你对世界的理解. 之前夸过福克纳和鲁尔福是如何突破线性叙事, 但还是有迹可循的. 而托卡尔丘克是完全打碎了, 你找不到模式或者是线, 但作品最终还是浮现了图景. 这本书还有个很奇妙的是它很少景物, 也很少细节, 主要靠年头、事实和对话堆砌出的氛围.
wolfe has his own voice and the feeling he expresses are so strong and unique but also common when people feel lost in the early time of life. also reminds me of another American writer John Irving (maybe both write family topics.) 天才的编辑》过来的, 沃尔夫影响还挺大的, 冯内古特也很喜欢他, 感受最深的可能是夏天去港口自力更生的日子 想到大学时去东南亚穷游, 年轻精力旺盛又很迷茫的时候需要身体上的自虐带来精神的稳定😂
今年读了这么多推理科幻的主因是工作有些累, 没有力气读一些需要消耗能量的书, 但我又是需要阅读的. 推理和科幻这种类型文学是我的junk /comfort food. 也意外的发现了几个喜欢的作家.
犹记得中学时期在亚马逊还是99读书人上凑单买了本《人骨拼图》, 但因为封面太丑了以及想读清单keep growing从没打开读过. 今年也忘了什么契机在微信读书上开始阅读, 结果一个月里读了四本“林肯·莱姆”系列. 莱姆作为刑事鉴定学家依靠凶杀现场的微小证据来寻找凶手, 但由于一次意外导致浑身瘫痪. 阿米莉亚是一名警察, 后来成为迪弗的合作伙伴. 喜欢这个系列一部分是人物塑造的比较成功, 虽然也是俗套的高智商加心灵创伤的主角. 另一部分是专业背景的破案过程非常刺激.
Deaver的生平也很有意思, “杰夫里•迪弗一九五〇年出生于芝加哥,十一岁时写出了他的第一本小说,从此笔耕不辍。迪弗毕业于密苏里大学新闻系,后进入福德汉姆法学院研修法律。在法律界实践了一段时间后,他在华尔街一家大律师事务所开始了律师生涯。他兴趣广泛,曾自己写歌唱歌,进行巡演,也曾当过杂志社记者。与此同时,他开始发展自己真正的兴趣:写悬疑小说。一九九〇年起,迪弗成为一名全职作家。除了犯罪侦探小说,作为美食家的他还有意大利美食方面的书行世。” : )
迪弗系列至今还读了《棺材舞者》,《冷月》和《致命雕刻》, 明年应该会继续读他的作品
今年读完了Stieg Larsson的《千禧年三部曲》, 又是中学时代非常火我却一直拖着没读的作品. 是今年最喜欢的一个系列. 比起推理小说, 整个系列更有冒险小说的味道. 和一般的推理小说不同, 三部曲之间的情节联系非常紧密, 最后的大boss更像是为了主角的成长设立, 而不是典型推理小说凶手与主角多是无关的.
可惜的是Stieg于二零零四年去世, 甚至没有见到首部《龙文身的女孩》出版.
贴一下Stieg的生平, “斯蒂格·拉森,瑞典作家与新闻记者。曾任职于瑞典中央新闻通讯社,并于工作之余投身反法西斯主义的活动。一九九五年,他创办了Expo基金会,并自一九九九年开始担任基金会同名杂志主编。由于他长期致力于揭发瑞典极右派组织的不法行为,多年来一直受到程度或轻或重的死亡恐吓与威胁。这部小说中总是积极捍卫社会正义、不求个人名利的男主角,几乎就是拉森本人的化身。”
今年读了《五芒星》、《知更鸟》、《救赎者》, 之前也读了其他作品. 但我真的不喜欢Jo Nesbø或者是“哈利·霍勒警探”系列… 那为什么读了这么多本呢, 因为没找到其他喜欢读的吧.
讨厌的原因是哈利·霍勒这个角色其他人身上的影子太多了… 感觉英国北欧还有美国一些硬汉侦探都是这种毛病… 沉迷工作, 脾气不好, 跟老婆孩子关系也不好, 动不动就爱喝酒. 每次都把自己搞得特别惨, 要么是把身边的人搞得特别惨… 结果因为主角光环, 总是能破案.
最后贴一下Jo Nesbø “奈斯博曾是挪威知名的摇滚巨星,白天任职于金融业,利用晚上和周末时间演出。不久,他考得金融分析师执照,被挪威最大的证券公司高薪挖走。然而工作和乐团越来越难以兼顾,濒临崩溃的奈斯博决定休半年长假。他带着笔记本电脑,跳上飞机,前往澳大利亚,在那里写下了日后让自己声名大噪的“哈利•霍勒警探”系列的第一部。”
挺奇怪的, 发现当代著名侦探小说作家的人生都挺精彩的, 纯文学的作家好像现在很多背景都是学院派…?
本年度最近喜欢的硬科幻, 结局比较容易猜, 但剧情推理过程都特别迷人 也喜欢书中不预设立场 多收集信息和资料以求得到最合理答案的立场 考虑到年代 所以发达到太空探险的文明还在用幻灯片和解剖学确立人种也能原谅. 还读了续作2, 但第一本是硬科幻, 第二本变成science fantasy (which i don’t like it), 就没有接着读3了.
怎么讲, 这是我第一本读到的日本写的科幻小说, 主要故事不是发生在日本的😂 融合了科幻、人类学、悬疑、历史、化学, 情节画面感强, 故事节奏好, 非常值得推荐. 作者高野和明还有本《消失的13级台阶》也不错
史景迁(Jonathan Spence)于2021年12月26日逝世, 第一次听到他的名字是2014年, 他是D很喜欢的历史学家. 我只读过他的《王氏之死 : 大历史背后的小人物命运》, 个人不是很喜欢书里的故事, 但是我阅读海外中国学研究以及对微观史兴趣的开始, 从那之后陆续读了罗威廉、王笛、王柯、孔飞力、柯文、曾小萍、魏斐德, 这些作品极大地影响了我对历史中国以及当代中国的认知. 当历史著作出版, 它们也成为历史的一部分, 等待感兴趣的读者借由它们去理解历史和现在. 直到现在, 仍然认为用历史的视角去看待世界是我很重要的部分. 也是为什么自我介绍里写“Photography is the only way I found comfortable to express myself. I like things which are complicated, mobile but connected. I understand world with a perspective of history and sociology but also value the power of fable and myth.”
有时候会怀念大约三四年前有时间有精力做专题阅读, 跟着感兴趣的主题一点点做延伸阅读, 近两年读书是东一榔头西一锤子, 但也是近两年体悟到, 生活不仅仅是只有书斋, 这两年过得也是挺充实的, 只是充实在别处. 期待明年会random读什么书.
发现读的许多作品都是英国人写的, Dublin的书店里几乎每个都有一整柜的“Nature writing", 五月份找了几篇关于英国自然写作的文章. 这里放一下笔记.
这篇文章是15年写的, 写英国的野生动植物数量减少的很快, 生物多样性锐减. 而与之相反的, 英国的新自然写作类别变得非常流行. 作者觉得新的文学方式的重点之一是“re-enchantment”, 通过fine writing去重构一个景观使得景观有新的文化意义. 而在这个过程中, 景观变得越来越单一. 自然的多样性消失了. 宏观的细节——天空, 元素, 大地的轮廓和巨大的岩石保持了他们的纯洁和完整性, 而那些错综复杂的植被、泥煤基质、松鸡、黄嘴朱顶雀、環頸鶇却消失了. 作者想emphasize让写作者意识到这些现实问题. 而不是人类讨论人类, 而自然成为迷人的背景 介绍了好几个作家, 其中之一是写H Is for Hawk的Helen Macdonald. H is for Hawk拿了超多奖, Costa Book Awards还有Samuel Johnson Prize. Helen又是难得的女性自然写作作家. 而同为女性作家的Kathleen Jamie曾批评英国以前的自然写作都被Lone Enraptured Male占据了 “What’s that coming over the hill? A white, middle- class Englishman! A Lone Enraptured Male! From Cambridge! Here to boldly go, “discovering” , then quelling our harsh and lovely and sometimes difficult land with his civilised lyrical words.” 过于真实. 作者批评英国自然写作是都市文学, 作者和读者跟自然的关系更多是回忆和怀旧而不是日常鲜活的生活体验. 被“Lone Enraptured Male”中枪最终的无疑是麦克法兰. 麦克法兰右边还被吐槽“Macfarlish”, 通过赞扬别的作品使你自己的作品变得更好(不就是抱团嘛😂 文中还提到了一个我没听过名字的“Richard Mabey”, 写到他在很多不同的subgenre深厚得影响了创作. 比如他写过“Unofficial Countryside”让大家意识到了边缘地带, 还写过 《大不列颠花》( Flora Britannica (1996)), 2005出了相似的鸟类书籍. Nature Cure(2005) 写自己的精神疾病如何被自然治愈. 作者总结Mabey的作品是混合了文化、land practice、文学、科学、视觉艺术、雕塑和自然. 既是隐喻又根源于真实存在的事物. 而更近的作品, 自然和文化已经被景观和文学部分代替了.
这篇文章开头先是总结了英国自然文学的几种类型, 回忆录、自然世界的治愈力量、对特定生物的热爱、对某个地方的热爱、和自然世界的互动(通常是农业)、环境主义观点、个人关于已灭绝物种的回忆, 还提到了女性和青年自然文学写作者. 采访者问英国自然文学这么流行是不是因为怀旧, 英国很早就工业化, 保留的自然很少. 被采访者认为不只是怀旧, 也有全球环保主义运动的兴起. 想到来爱尔兰之后, 通常每天都会去家附近的湖边散步, 拍过很多次鸽群, 风大的时候会注意到海鸥飞得特别欢, 海鸥不同季节的羽毛长得也不一样, 前段时间发现鹅生了小鹅仔. 有时走在路上会发现有只小鸟也在前面走, 走姿特别可爱. 正如Kathleen Jamie所说“between the laundry and fetching the kids from school, that’s how birds enter my life” 自然不仅是在荒野之境, 也是在我们身边. 后半部分讲自然写作如何把自然和社会历史, 在地和全球融合在一起, 还有人类如何看到昕的“人类世”(Anthropocene), 人类活动对地方的影响所开创的新的地质时代. 竟然还意外地提到了塞巴尔德的《土星之环》. 就人类世的观念和摄影里的新地形摄影(New Topographics)特别相似诶
读了中间那篇the great thining, 因为之前那篇why new nature writing so tame提到了. 读多了英国自然写作, 的确会以为英国自然保护非常好… 所以知道英国在过去半个世纪野生动植物的数量衰退了一半还是很惊讶的, 主要是鸟类,野花和蝴蝶. 作者在书中认为最大的原因是农业. 二战后英国实行农业补贴政策 不管市场供求是多少, 政府都有个最低收购价. 所以对于农民来说, 最优的选择是尽力开荒种植和畜牧.作者把有些地称为”green concret“ 在一段时间里, 大家都认为城市化对环境造成了破坏, 农民是自然的守护者. 后来才意识到农业对自然的破坏. 有段时间为了提高产量, 农药打得也特别多, 造成了昆虫、蜗牛、野花、杂草的死亡. 这些又使得鸟类失去了很多食物来源.以及有一段时间技术所限, 大家没有数据, 对于物种多样性衰退, 只有模糊的感觉“这个鸟好像还在, 只是好像没有以前那么多了. 它真的在发生吗? 还是只是我们想象的.” 1960年后, 才有一些野生动物观测计划来记录野花、鸟、蝴蝶的数量. 拿蝴蝶举例, 大约四分之三的蝴蝶品种在英国已经衰退或者是消失了. (时间段可能是二十世纪三十年代到二十世纪末) 作者在2000年前后意识到蛾很多不见了, 在他小时候, 如果夏天在路上走或者骑车, 必须闭上嘴, 不然肯定会有飞蛾飞进嘴里. 在五十年代从Norfolk开车去London, 路上要听三四次去清理挡风玻璃和车灯上的蛾. 但慢慢地, 蛾不见了. 根据2006的一个报告, 1968到2002之间, 英国337种蛾有三分之二数量在衰退, 80种减少了70%, 20种减少了90%. 注意到上周末徒步的路边都是羊, 路上都是羊粪, 但蛾还挺少的, 就见到了一次. 文章的最后是作者在伦敦找麻雀, 麻雀不太会迁徙, 如果一个小范围的麻雀数量减少了, 就代表他们真的没了. 作者先和朋友有一天特地去找麻雀, 先去了Borough Market附近, 没找到. 又去了南岸Gabriel’s Wharf的另一个教堂, 还是没找到. 接着他们穿过Waterloo Bridge去了West End, 在一个意大利餐馆附近遇见了三只麻雀. 作者说“I never imagined I would ever feel this way about sparro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