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四个月听了143张,今年听了79张,感觉需要总结下,不然记性不好。
首先讲下我是不会乐器+不懂乐理的。
可能是年纪大了… 不太能忍受脑子里过于混乱的世界,年初就找了找“如何欣赏爵士乐”?张煜锟 的这篇 是我认为比较好,他把听音乐分为三个阶段:听旋律,听律动和节奏,听和声,听新的声音。之后是建立标准(就是对Jazz Standards有概念)
以他的框架,我可以听旋律、律动还有新的声音,比起旋律更偏好律动,由于不会乐理,和声没概念,标准曲没扫完。
下面来说说我的框架:
我通常接触新事物,先把大的分类都涉猎一遍,知道什么是什么。类似于刚接触茶叶,先看分类标准,再把红茶绿茶乌龙茶黄茶白茶黑茶都喝一遍。食物和音乐的一个相似点是:如果没有用身体(嘴巴/耳朵)感受过,光用文字去描述是无法明白的(或许似乎明白,但如果对领域不熟悉,偏差会很大)。但吃到或者听到了,还是比较容易地分辨两种大类是不一样的。(如果你的舌头和耳朵木到一定程度…那换个兴趣爱好吧)
历史爱好者会不自觉地关注历史背景,美国爵士乐大的时间维度的线比较清晰,尤其是经典爵士乐,相关文章汗牛充栋,搜索书籍也出来一堆。但时间轴往近代推,或者把地点放到英国,中美洲,南美洲,非洲,就比较少。日本还蛮多的… 有空可以再补补课。
目前认为最大的影响因素是殖民加移民,日本音乐西化和明治维新、美军占领以及日本对西方文化的开放程度息息相关。英国的殖民地尼日利亚有Afro-Beat,英国本地音乐受非洲移民和印度移民影响。美国和古巴还有中美洲国家的关系,Bossa Nova的出现还有吸收雷鬼音乐的元素。黑人对爵士乐的发展就不说了。
个人偏好,我不太喜欢民族性太强的民族乐器出来的曲子,喜欢民族乐器fusion。关于这点我反思了一下,受制于我认为什么乐器是太民族的(和Jazz乐不搭的),而非洲鼓即使是传统面貌出现,也挺好的。 听民族乐器既像是寻找小产区茶叶(?)又像是寻找新声音。传统爵士乐乐器最喜欢萨克斯>小号>钢琴,除此之外,喜欢herbie mann的长笛,哥伦比亚的bongo鼓,日本的尺八( ̀⌄ ́)
我喝茶目前的状态是:中国大分类都喝过了,明确了喜欢乌龙茶>红茶>生普~白茶,不喜欢绿茶、熟普。乌龙茶里喜欢武夷岩茶和凤凰单丛,红茶喜欢正山小种和云南红茶。有几款茶叶多次回购,但也会尝试乌龙茶红茶里没喝过的品种或小产区。也会买国外没喝过的茶叶,印度的红茶(基本就是大吉岭了)马来的红茶,肯尼亚的红茶,南非的博士茶……茶叶还是比较简单的。
音乐三条线,一条是空间维度的横截面,以国家或地区看;一条是时间维度的纵结面,从变化看(这里既可以看大尺度的国家地区,也可以看小尺度的个体音乐人的变化);第三条是交流传播的融合,当然三条不是孤立的。
看到茶友的一条微博,说在英国VA博物馆看到荷兰画家Nicolaes Verkolje在1715年的一幅作品,两位女士和一位男士在喝茶,注意到茶桌上摆放的差距是青花瓷,17和18实际我国出口到欧洲大量青花瓷器,除了茶杯,装废水的碗,还有放着放糖的小碟。
而我在听巨石典子的《石见银山》,发现石见银山真的是座山(?)是江户时代日本的银矿,而之前读《东南亚的贸易时代》时,注意到日本的白银开采以及银矿。蒸汽波里无数对动画和影视剧的文本挪用。发现好景俱乐部是文德斯拍的。
不管是读书,还是音乐或者喝茶,都是增加了与世界的接口吧。
ps: 茶叶是保守派…什么桂花龙井,腊梅花茶,诸如此类都不想试。听歌最爱fusion 现在听歌像刚拍照时,按快门都有快感。不知道明年此时迷什么🤪
虾米和网易云各选了张歌单:
下面根据专题整理了个人五星的砖,描述较少,太懒了。